查看原文
其他

每个时代,都不乏怀旧的恋物者

ECHO 回响之外
2024-12-01



 ©


ECHO

回响志 X 怀旧之旅



18年秋天的一个周末,我从北京坐高铁去太原,专程去看了黄海波策划的《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》。展览在新城区的太原美术馆举办。穿过崭新的、栉次邻比的建筑群,进入美术馆后,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。2958件日常用品,339位太原市民,40年的生活记录,将人迅速拉入逝去的日子里。展厅的门口张贴着一张展品地图,在太原地图上标注了每一件展品的来源位置。旧物为大地叠加上了记忆的图层,地图也因此拥有了时间的维度。








展厅入口还有个一人高的大型不倒翁娃娃,这是80年代最常见的儿童玩具,充满了怀旧感。虽说展品横跨四十年,但多数仍然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老物件。


那是改革开放后物质文明的滥觞期。计划经济逐步瓦解,市场经济初步兴起。物质虽然不如现在丰富,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。的确良、蜂王浆、麦乳精,这样的名词,让许多90后、00后青年们摸不清头脑,远比博物馆里的珐琅器、唐三彩、法蓝釉等让人感到陌生。但后者和我们的距离跨越千年,前者只和我们有一代人的距离。不禁让人对时间的流动感到恍惚。


很少有展馆如此大规模地展示那个时代的物品,基本上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蝙蝠衫、喇叭裤、健美裤等服饰,到通讯录、歌词本、录像带等信息载体,再到粮票、蛤蜊油等日用品……曾经的时尚再次激荡出回响。





与艺术展不同,这里更像是普罗大众的一次聚会,如果说艺术家通过创造出艺术品达到不朽,那么普通大众,则通过这些日常用品,在平凡生活织补出诗意。这与物质崇拜无关,是一种质朴、生动、纯粹的生活美学。日常用品在时间的包浆下,变成了生活的的琥珀,凝结了一个个平凡的瞬间。


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徜徉在展厅之中,有的人通过展品追忆往昔,有的人则像发现新大陆般的好奇。怀旧意味着什么?


斯维特兰娜·博伊姆《怀旧的未来》中有这样的的论述:“怀旧不仅是审美的惯性和给予过去的滤镜,它更是一场共情的体验”。这或许是这场展览的意义。过去与现代的对话,新与旧的共情。当传统生活的载体与新时代元素结合后,又能为文化增加了新的传统。


我在一个展现80年代家庭客厅的展厅前驻足,儿时的画面映入眼帘。客厅最边上立着绿色双开门冰箱。冰箱顶上铺着布套,上面可以摆一些东西,让冰箱也起到部分柜子的作用。





那个年代典型的大相片框被摆在上面,相框里面有家庭成员的黑白和彩色的各类照片。冰箱旁一侧伫立着木质大立柜,上面几排架子上,依次摆放着陶瓷工艺品、太钢汽水、宝塔糖,以及想要拿到钱只能摔碎的陶瓷存钱罐——都是那个年代的特色。中间层还有一台燕舞收录机,此时耳畔会回想起那句“燕舞,燕舞,一曲歌来一片情”。


大立柜旁是矮一些的电视柜。电视机很小,只有十几寸,因此电视柜同样被用来摆放各种杂物。电视机旁边放着的是老式座钟,另一侧摆着塑料假花,花朵虽假,但情真意切。落地扇扇叶上罩着白布套,上面往往绣着鸳鸯或者是牡丹。一对蓝色单人沙发靠着墙,白色的背靠巾扶手巾贴合在上面,和沙发融为一体。此时展厅一片安静,眼前无数的老物件,仿佛是散布在宇宙中的星辰与尘埃,漫天飘洒,构建出星系隐秘的秩序。正是借助它们,我们才能寻找到彼此,在茫茫宇宙中不再孤单。








在展览中,许多老物件旁都标注与之相关的人和事。个体的故事,呈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的浪漫,甚至比展品本身更为动人。


在这些故事里,人们通过和物的互动,赋予了物以意义。同理扩展开来,人和城市的关系也是如此。老城区之所以迷人,正是因为人与环境高频次的交互,才为其赋予了生活的意义。更重要的是,流水线生产的物品,经由这样的个体故事的串联,也为城市提供了个性的色彩。你能够通过这些展品和故事的细节,感受到这个大工业城市曾经的物质底蕴,也可以感受到被称为“闹城”的太原的烟火气息。


从这个角度上讲,如今城市的“千城一面”其实更多的是生活的“千人一面”。现代化大生产异化了个体的生活,均质化和标准化的生活,显然让人丧失了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探寻审美的能力。



图上:80年代的太原,火车站附近的4路电车

图下:钟楼街开化寺市场



在一张军港之夜的唱片下面,记录着一个1981年的故事:一个注重艺术熏陶的家庭在半导体收音机的基础上升级为唱机。父母还请来木工为唱机做了配套的音箱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始终有人坚持着精神的追求和传承。


李泽厚《美的历程》旧书下面,记录了人们晚上到新华书店门口排队,等着第二天一早抢购新上市的这本书的情形。不禁让人联想到如今人们抢购iPhone的场景。在一套旧西装旁边,说明文字讲述了西装捐赠者当年因公出国时购买西装故事。为了节省外汇,一分钱掰开花,买下西装后,还为出国考察学习省下了一大笔钱。



上世纪70年代初,出租汽车在太原诞生。两名90后女画师选择用手绘出租车来纪念她们的青春岁月。普通的六张水彩纸上,一辆辆逼真的、款式不一、颜色鲜亮的出租车,真的就像在跟人们诉说着这些年出租车的变迁史。© 画师:李亚茜、孙尚霞



一张1993年的出租车营业执照则记录了出租车行业的黄金年代。那时候开车租车是俏活儿, 出租车司机是绝对的高薪阶层。93年,一张出租车的营业执照的办理,就让人花了7万块钱,与之对比——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苏联拉达轿车价格也只是3-10万。这样的巨款可以反映出出租车行业的高利润。不过天不遂人愿,按照捐赠者所言,“长安的发动机、昌河的底盘、红色夏利的外壳”无法磨合,仅仅两年,他的出租车生涯就草草结束了。



上海田林街道的原钦青花鸟市场,承载着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记忆。

© 谷德设计网  ©凡度设计

改造后的市场 © 谷德设计网  摄影:郭靖



印象最深的,还是一张车票记录的90年代爱情故事。这是一张从北京丽泽到到太原汽车站的车票。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,一位太原姑娘到北京出差,接她的是一个东北小伙。姑娘出差结束后返回太原。而这位东北小伙毅然买了一张大巴票,一路追了回来。从此两人在山西喜结良缘。在那个没有手机和移动互联网,没微信、陌陌等社交APP的 年代。千里姻缘被记录了这张车票上,其承载的信息量堪比海量的微信聊天记录。


在展厅的一角,一个老式的红白机与投影仪连接在一起。一对青年男女在投影的幕布前,玩着游戏机上曾经流行的魂斗罗游戏。过去与现在相逢,或者是嫁接,或者是混血,精雕细琢的旧日细节,与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喧嚣不可阻挡的汇合起来。新兴的故事,正在被生活所创造。



“记忆宫殿”(Memory Palace)是Pitzhanger画廊展出的一项新作,它为人们呈现了一种宏大的、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景观,映射了人类七万五千多年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转变。

© 谷德设计网  © 艺术家Devlin






这些老物件,承载的是一代人对于城市的一种理解。日用品与人的关系,是人与城市的关系的一种隐喻。作为最小的空间尺度(区域-城市-建筑-生活物品),生活物品帮助我们在恢宏的城市中,去敏锐地触碰城市文化的印记。在时间的长河中,一切终将烟消云散。对物的拥有无法长存,但物品所串联出的公共记忆,则将作为城市文明而得以永恒。



水塔里的凡人纪念馆 - 献给所有做出英雄行为的普通人

© 设计:Wutopia Lab  摄影:CreatAR Images



展览馆一处的墙上,张贴着列斐伏尔的语录:“单调,重复的日常生活隐含着深刻的内容,从一个女人购买半公斤砂糖这一简单的事实,通过逻辑的和历史的分析,最后就能抓住资本主义,抓住国家和历史。”这句话既温柔,又充满力量。它时刻提醒着我在宏大叙事下个体的感知的重要性。我经常把这句充满魅力的话,放在我关于城市研究的演讲PPT里。



六工汇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的核心地块内。项目占地13.2公顷,是一个拥有国际甲级办公楼、全新零售餐饮体验和充满艺术、文化多功能区域的综合体项目。图为改造前原有的7000风机房。

改造后的7000风机房东立面

© Jerry Yin © 根本堂建筑摄影 



看完展览,大概是下午四五点钟。坐在美术馆的大厅里,初秋的阳光斜射进来,洒下一层柔和的浅浅的金光。一种温馨的氛围弥散开来。一个刻有“上海时民制钟厂”字样的锈迹斑斑的钟表,安静的躺在展厅的角落里,任由夕阳将它的影子拉的很长。钟表的指针一动不动,时间似乎也停留在这里。




 ©编辑部的话


老物件是一个群体共同记忆的载体。它们就像是生活的琥珀,晶莹剔透,闪耀着特定年代的质感和纹理。走进展览,让我们与黄金年代再次擦肩,恍惚中觉得一切也许只是午后一场慵懒的梦境。对物的拥有无法长存,但物品所串联出的公共记忆,则将作为城市文明而得以永恒。



 ©



特约撰文 | 李昊

平面设计 | 王津   排版 | 辰一

图片来源 | 李昊、谷德设计网

监制 | JAY

新媒体运营 | JEAN

品牌运营 | 子溪、侯雨




 往期精彩回顾 


什刹海,新京味儿


深度访谈 | 张海华:在空间中刻画“时间”与“精神”


双奥之城,有一座最“钢”的比赛场馆



 ©


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

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回响之外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